八通关古道

#

人文历史

八通关古道的开凿为清代经营台湾中部地区政策上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建造该古道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1874年,日军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出兵攻打台湾的原住民,再加上各列强觊觎台湾之趋势,使朝中有识之士开始体认到台湾边防地区之重要性,而有沈葆祯奏请开山抚番之议。另一方面,由于台湾西岸平原之垦殖已经完成,垦地不敷使用,移民械斗事件经常发生,但东部仍有广大未开之土地,惟因中央山脉阻挡,迁徙垦殖较难,沈葆祯之议遂为众所欢迎。


于是,在勘查台湾全岛形势以后,沈葆祯拟开发三条贯穿台湾东西的横贯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玛兰苏澳至花莲奇莱)、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莲璞石阁)、以及南路(由屏东射寮至台东卑南)。其中的中路就是现在所称的“八通关古道”,是由总兵吴光亮负责辟建。


吴光亮在1875年1月率兵2000余人由林圮埔(竹山)开山东进,经大坪顶、凤凰、牛辒辘(原隶鹿谷1955年改隶水里现称永兴村)、茅埔、八通关、大水窟、以迄璞石阁(玉里),在同年11月完工。其规模颇大,路宽6尺,遇岩石便砌石式筑成阶段,遇溪流便铺栈道,并于要地设置营垒。此道完成之后,清廷即刻广募众民,配合官兵屯垦,并使台湾对汉人开放。但拓垦政策因天然环境及原住民抵抗,成效并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八通关古道仅20年间即成废道。


台湾日治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大力实行其理蕃政策,乃重新测绘路线,分东、西两段另辟一条“八通关越道路”。1919年6月,在大批武装警察的警戒下,八通关越警备道路正式动工。道路全线于1921年1月完工。东、西二段以大水窟为分界点,西段自楠仔脚万(今信义乡久美村)起至大水窟,长约42公里,东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长82公里145米。日人修筑之八通关越道路与清朝之八通关古道,路径完全不同,而且几乎完全没有重叠之处。日人兴筑八通关越横断道路之目的,除联络东西部交通外,更着眼于加强对深山原住民的统治与“教化”,并进行林野自然资源的开发,故沿线设置众多警官驻在所的相关设施。


1920至30年代曾有人提出将八通关越道路铺设为高山铁道,也有计划将八通关越道路改建为自动车(汽车)道的“八通关越横断道路”计划,但是都未付诸实现。


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治八通关越道曾一度荒废,后经台湾省林务局整修部分道路,作为林业护管使用。现存古道有部份为清古道,部分为日治时期古道,而日治时期古道占大部份,且维护较好,可能与日人沿路设驻警所有关。目前古道较明显且可通行的部分,是从东埔一邻开始,经陈有兰溪右岸的父子断崖、云龙瀑布、乐乐、对关、一直到八通关草原为止,再过去就不容易行走。


古道大部分路径因淹没在山野荒草间,辨识不易,除八通关草原留明显的古道遗迹外,较完整且易接近的尚有父子断崖对岸山腰上64阶8尺宽石阶,以及乙女瀑布与对观之间溪谷上方所保有的一小段石阶。


现在的八通关古道,全部是在玉山国家公园的管辖范围内。1987年,正式将清代八通关古道列为一级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