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民传统服饰为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岱山镇志》载:“岱山风俗,向称质朴。”渔民服饰自然也纳其中,形成“古朴”、“简捷”的风格。渔民服饰特点之一,则是适合海洋性环境和海上劳作。正如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所言:“海产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笼裤”是东海渔民服饰中的特殊裤式,也是昔日服饰中最有特点的服式。海岛人的裤子男子多穿笼裤,腰头另出,便于系扎,一般裤脚较短,裤筒较大。“笼裤”的制作又有特点:一是单裤,用土布制成,质地厚实,耐磨耐穿,经济实惠。二是直筒大裤脚,形似灯笼,故而名之。三是裤裆宽大,双腿下蹲上抬都没有阻碍,显得很灵活。在舟山还有一说,说“笼裤”又叫“龙裤”,理由有三:一是作为帝王之身的南宋赵构在舟山退难而脱险后赠予渔民的御裤,即为皇帝的裤子,名为“龙裤”。二是裤形象龙灯中的筒裤式龙体。三是龙裤衩口两旁绣有飞龙图案。可见笼裤的色彩十分丰富,款式十分美观。

  岱山渔民上身习惯穿大襟布衫,外罩背单。冬罩棉背单,春秋夹背单,夏穿“邻郎”(形似单背单)。冬季风行玄色大棉袄,下身长大裤罩薄棉裤,尤爱穿棕色栲布衣加宽大的笼裤(又称龙裤)。渔妇服饰三大件:头巾、布褴,横襟衫,老妇喜戴黑、白头巾,年轻的喜戴花头巾,布褴是渔妇必备之物,既可家务劳作又便拣虾、晒鲞操作,具有保暖、遮尘、盛器物等多种功能。渔、盐民夏天习惯赤脚,冬天穿“龙花蒲鞋”。农民喜穿布袜,八纽草鞋。 BNBVISTA.COM

  首饰解放前,妇女戴发钗(由金、银、铜、玉、木制成,插木钗者吃素念佛),富家女子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小孩戴银项圈(此习解放后渐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男女戴戒指,女戴耳环、手镯、项链的屡见不鲜。 天下民宿

  2009年,渔民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