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九八)勋劳业绩炳苏南  

   

 

为配合美国盟军在浙江沿海登陆,中共中央决定第1师主力由苏中根据地南下,会同16旅执行发展苏浙皖边区的任务,并根据战局演变,进一步向东南地区发展,从此,苏南根据地进入了向南大发展的时期。

194412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奉中央指示,派粟裕率部由苏中、淮南渡江南下苏浙皖边区。

 

 

1945113日组建苏浙军区。25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在长兴县温塘村正式成立,统一整编苏浙皖边区的新四军部队。4月,叶飞又率部南下编入苏浙军区。   

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战略部署,194412月,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率第一师主力从苏中南下到达浙江长兴县槐坎地区.

 

                             新四军苏浙军区驻地——长兴仰峰岕

 

1945113日,新四军军部转发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未到职)、刘先胜为参谋长,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苏南与浙东部队。

 

    

       粟裕 大将           谭震林 副总理     刘先胜中将 江苏军区司令员 钟期光上将 军科院副政委

 

苏浙军区的成立,引起顽固派的极大不安。从214日至623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向新四军苏浙军区发起3次大规模进攻,新四军被迫进行还击,取得3次反顽战的胜利,共歼灭顽军123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聚歼苏浙军区主力的企图。

19458月上旬起,苏浙军区积极展开对日军的大反攻,在浙西和苏南,共解放县城10座,拔除日伪据点100余处,使北起京沪铁路,南至安吉、孝丰,东起太湖,西迄宣(城)芜(湖)公路的广大地区连成一片,苏浙皖解放区人口达到370余万。苏浙军区主力及地方武装已发展到近5万人。

 

 

19459月下旬,苏浙军区各纵队开始分批北撤,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苏北解放区进行了整编。新四军苏浙军区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

 

苏浙军区

第一纵队  由第十六旅改编。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和独立第二团。

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参谋长陈铁君,政治部主任刘文学。

 

   

     王必成 中将         江渭清 江西省委书记     陈铁君少将 军委副局长  刘文学少将 浙江军区副政委

 

第二纵队  由浙东游击纵队改编,辖第三、第四、第五支队和淞沪支队、金萧支队。

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副司令员张翼翔,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何克希少将 华东装甲兵司令员  谭启龙 济南军区政委     张翼翔中将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刘亨云少将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张文碧少将 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711日,国民党挺进第五纵队起义,改编为第二纵队第二旅,张俊升任纵队副司令员兼旅长,王仲良任旅政治委员。同时,第三、第四、第五支队编为第一旅,张翼翔兼旅长。

 

   

张俊升 浙江农业厅副厅长  王仲良 上海监委会副书记       张翼翔 中将

 

第三纵队  由南下的第三旅改编。辖第七、第八、第九支队。

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阮英平,参谋长梅嘉生,政治部主任彭德清

 

   

 陶勇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        阮英平 烈士      梅嘉生少将 海军副司令员 德清少将 交通部部长

 

第四纵队  由南下的教导旅改编。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支队。

司令员廖政国,政治委员韦一平,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曾如清

 

    

廖政国少将 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韦一平 烈士        夏光 广西工学院院长 曾如清少将 江苏军区政委

 

韦一平:1945年10月15日,在武进阴沙泰兴天星桥之间乘“中安号”横渡长江,不幸发生沉船事件。为让战友安全转移,他始终坚守在甲板上,直至融入长江,壮烈牺牲。
 

第一军分区  辖独立第一、第三团,江宁句容茅山、横山、溧阳、溧高、宣当7个县总队。

司令员熊兆仁(后钟国楚),政治委员陈光。

 

         

 熊兆仁少将 福州军区副参谋长 钟国楚少将 江苏军区政委   陈光 广州空军后勤副参谋长

 

第二军分区  辖独立第二团,太湖、金坛、宜溧、武宜、广德、郎溪、长兴7个县总队。

政治委员陈立平(后张彦),副司令员杨洪才。

 

      

陈立平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张彦 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     杨洪才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

 

第三军分区  辖特务团和安吉支队。

司令员贺敏学,政治委员周林。

 

  

 贺敏学 福建省副省长         周林 教育部副部长

 

在粟裕南下后,叶飞任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叶飞南下后,重组苏中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吉洛(姬鹏飞)

 

   

 管文蔚 江苏省副省长     陈丕显 中央书记处书记  张藩中将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吉洛 外交部长  

 

8月,苏中军区为适应大反攻的需要,新建了17个步兵团,编成3个旅。

第一旅旅长陈玉生,政治委员李干辉,副旅长饶守坤。第二旅旅长胡炳云,政治委员陈时夫。第三旅旅长张震东,政治委员卢胜。

 

      

 陈玉生 东海军副参谋长   李干辉 海市委副秘书长     饶守坤中将 北海舰队司令员

 

     

胡炳云少将 陕西军区司令员 陈时夫高法华东分院副院长 张震东少将安徽军区副司令员卢胜中将 福州军区副政委

 

 

19454月,第1师副师长叶飞率领教导旅及一批地方干部南下,所部编为第4纵队。第4纵在南进途中积极打击日、伪军,粉碎其多次扫荡,开辟了莫干山区,解放了被国民党顽固派占领的孝丰、临安等地。

 

 

与此同时,东路地区的抗日斗争也由积蓄力量转向恢复和扩大抗日阵地,配合主力向南发展,党组织迅速恢复了日、伪清乡区的武装斗争和党群工作。澄锡虞地区,先天道道徒自发掀起的反迫害、反征粮、反抽丁斗争,打击了日、伪势力。当地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重建了民主政权。新四军淞沪支队巩固浦东、恢复浦西,沟通了与苏州常熟、太湖地区的联系。

 

苏浙军区成立后,主力部队向浙西敌后进军,遭到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阻击,从19453月到6月间,在天目山地区被迫自卫反击,取得了3次反顽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万余人。

5月,苏浙区委改为苏南区委,吴仲超任书记。苏浙军区主力挺进浙西后进一步扩大根据地。至同年7月,苏南根据地东起淞沪,西至芜湖,北接长江,南达浙西天目山区,辖19个县级政权.

 

 

 

 

1945814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苏浙军区奉中共中央指示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全面出动,坚决勇猛地举行大反攻,从813日到914日,共解放长兴、溧阳、溧水、金坛、安吉、广德、郎溪高淳宜兴10个县城和大小据点100余处;除京沪铁路沿线的城镇外,东起太湖,西至小丹阳,南到安吉、孝丰的广大地区完全连成一片,全区控制人口达600万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展到6万多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的决定,华中局于922日作出了江南部队撤退工作的部署,新四军政治部发布了《关于江南部队北撤告全体民众书》,对浙东、苏南、皖南各界群众进行了耐心解释,妥善安置了伤员和抗属,并留下少数武装组成精干的武工队,坚持茅山、太滆、郎广、浙西、浙东、皖南地区的斗争。

 

 

10月初,苏浙军区机关和第1、第3纵队及地方干部北撤时,国民党军地方部队和伪税警纵队进行了阻拦和袭击,20余艘舰艇日夜在长江游弋。第1、第3纵队冲破阻拦,歼伪税警两个团后,先后越京沪铁路由江阴西石桥渡江北上。

 

 

4纵队和浙西地方武装在扫清德清、吴兴各地的伪军据点,歼灭伪军第34师大部后,从吴兴、长兴、太湖一线经宜兴、溧阳、句容等地,随第3纵队跟进。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冲突,该纵队在夜间渡江,发生了轮船沉没事件,纵队政治委员韦一平等800余人不幸遇难。

 

           陈丕显(左)和管文蔚(右)在苏中区党委驻地

 

1016日,3个纵队都到达泰兴地区。第2纵队和浙东地方干部、工作人员共1. 5万余人,于930日起从浙东三北(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地区分路渡过杭州湾和钱塘江。

 

 

一路在澉浦登陆时,遭到国民党军4个团的阻击,全体干部战士背水作战,胜利突出重围,穿越沪杭路至青浦。一路在奉贤登陆,渡过黄浦江至青浦。这两路会合后,又越过京沪路,在太仓常熟间渡江至南通、东台。另一路至澉浦后,经浦东乘海船到达苏北。

 

 

新四军开赴苏南敌后抗日战场,经过艰苦卓绝、错综复杂的斗争,在日伪的心脏地区立足生根,发展壮大,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使敌人卧榻之侧无一日安宁。苏南抗日军民在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赴汤蹈火,浴血奋战,其勋劳业绩,永远彪炳于史册。

 

 

苏南抗日根据地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多万人。苏南军民在5000多次的英勇作战中,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苏南人民的5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其中7000多人为国捐躯。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新四军渡江北撤,国民党又恢复了在苏南的反动统治。但是,苏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了多种形式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在农村,以新四军留守人员为骨干的小型武工队活跃在丘陵山区和平原水乡;在城市,大中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和市民的反美抗暴斗争,开辟了苏南斗争的第二条战线。

经过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苏南人民终于迎来了百万雄师下江南,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的春天。